20世纪30年代末, 广西中华铁工厂曾生产过3-20马力以植物油为燃料的压燃式发动机

(柴油机),民国33年(1944年)9月,该厂迁往贵州后,生产中断。

   1958年7月,   柳州机械厂试制成功两台仿日本久保田195型8马力柴油机及其配套产品

“金田”牌手扶拖拉机。同年,柳州农械厂试制成功1台7马力柴油机。接着,市通用机械厂

于1959年先后试制成功2160型、3160型、4160型和6160型4种柴油机系列产品。1959年9月柳

州机械厂试制成功6135型柴油机, 同年12月试制成功485型35马力柴油机及其配套产品“红

河” 牌拖拉机,该厂在485型基础上改进设计增大功率,于1962年试制成功485T37马力柴油

机。70年代中期,柳州机械厂按照全国标定图纸试制495T型50马力柴油机,1976年4月11日

试制成功并通过省级鉴定。以后为适应市场的需要,开发生产了495Q型70马力车用柴油机,

495G型通用柴油机。1976年起市水轮机厂(汽车发动机厂)与外单位联合开发6105Q型130马力

车用柴油机,于1979年试制成功,为柳州汽车厂“东风”LZ141型5吨柴油汽车配套。1988年

以后,在6105Q型柴油机基础上引进国外技术,开发6105QB型135马力第二代车用柴油机以及

6105K型、 6105ZQ型170马力增压车用发动机、6105QD型150马力大功率车用柴油机等变型产

品。 此外,柳州第二空压机厂于1969年曾试产一批6135型120马力柴油机。1979年市磁电机

厂试制165F型3马力小型风冷柴油机。 柳州机械厂于1983-1984年曾小批量生产175型5马力

柴油机。

   到1995年,  有5个企业研制或生产过柴油机共有23种型号规格。  累计生产8.97万台/

665.57万千瓦。除市汽车发动机厂一家批量生产6105QB型及其变型柴油机外,大多数柴油机

自1985年起相继停产。

 

   485型35马力柴油机

   1959年10月,农机部和自治区将试制拖拉机任务交给柳州机械厂。该厂以英国福格森35

型轮式拖拉机作为样机,组织试制力量,成立试制车间,组织“尖兵班”、“突击队”。实

行工人、领导、技术人员三结合。采取出榜招贤、打擂台、抢课题、攻关等多种形式,调动

全厂职工积极性, 边测绘边制造。用57天时间,试制出485型柴油机和配套产品“红河”牌

35型拖拉机。

 

   485T型37马力柴油机

   该机是在35型柴油机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变型产品,其燃烧室改为球型燃烧室,活塞行

程由101毫米加长至115毫米,使其功率由额定功率35马力提高到37马力。它的试制成功,使

原35型拖拉机升级为37型拖拉机。1961年,该产品逐步转到柳州动力机械厂生产。1978年,

为实现专业化生产,485T型37马力柴油机又从柳拖厂转回柳机厂生产。该机从1961年试制投

产到1980年与拖拉机生产同时停产为止生产长达20年,累计两厂共生产2.75万台/74.89万千

瓦。

 

   495T型50马力拖拉机用柴油机及495Q型70马力车用柴油机

   1974年,自治区机械局下达柳州机械厂试制495T柴油机的任务,采用全国统一的推荐图

纸,柴油机为4缸立式水冷,额定功率50马力。1976年8月,完成样机台架性能和1500小时耐

久性试验以及配37型拖拉机底盘进行田间试验。1976年11月28日,495T柴油机与50型拖拉机

同时通过省级鉴定。由于柳拖厂1981年停止拖拉机生产,495T柴油机试产小批量后停产,改

生产495Q型70马力车用柴油机作配装轻型汽油载货车用,495Q柴油机于1985年起停产,累计

生产了4052台/20.87万千瓦。

 

   6105Q型130马力车用柴油机及其变型产品

   1976年3月,市水轮机厂(汽车发动机厂) 与上海工农动力机厂等5个单位联合进行5吨汽

车车用柴油机研制工作, 在第三轮试制的6105Q样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由该厂进行第四轮

样机的试制。 1976年12月进行台架性能试验,1977年12月完成了600小时可靠性试验,1978

年8-9月完成536小时强化试验,并将一台样机装于柳州汽车厂LZ141型5吨载重汽车上行驶5

万余公里,性能良好。1979年12月25日,产品通过部级鉴定。1982年10月15日,市汽车发动

机厂与玉林柴油机厂在玉柴厂召开联合生产6105Q型发动机座谈会,决定以柳发LZ6105Q图纸

为基础,联合生产6105Q型柴油发动机。

   6105Q型柴油机投产后,1980年12月获自治区科委颁发的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1985年6

月经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对发动机质量考核获第一名。1988年经中国汽车联合会北方质量

检测所检测, 发动机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一等品。 该型产品到1990年停产。10年间累计生产

1.1345万台/108.55万千瓦。

   该产品的变型产品6105K型120马力柴油机主要用于井下装载机的动力。1979年11月在湖

北省黄石市通过部级鉴定。由于产量少,1986年停产。

 

   6105QB型135马力车用柴油机及其变型产品

   6105QB型是经过消化和吸收国外发动机先进技术, 将西德曼海姆公司产品B226柴油机1

缸1盖和直喷式燃烧室等先进结构移植到6105Q型柴油机上重新设计的产品。 1988年8月完成

第一台样机试制, 并顺利通过1000小时可靠性试验和3000次热冲击试验以及25000公里装车

道路试验。 于1989年5月通过省级鉴定。 该产品性能优于6105Q, 功率提高到135马力,比

6105Q工艺继承性高, 因而顺利实现更新换代,转入批量生产,成为该厂“八五”期间的主

导产品。在6105QB型的基础上,还根据市场和配车的需要发展了多种变型产品,其中主要的

有: 6105ZQ型增压柴油机, 功率170马力, 于1994年12月试制成功并通过省级技术鉴定;

6105QD型大马力(强化)柴油机,功率150马力,于1995年9月试制成功,通过省级技术鉴定。

   到1995年, 6105QB型柴油机(含各变型机)共生产4.61万台/458.16万千瓦。6105QB型

柴油机获“节能产品”称号。6105ZQ和6105QD型属于国家级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