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柳州酿酒业多以民间家庭副业方式存在。到民国初年,柳州的酿酒业有所发展,

民间小型酿酒作坊开始扩大。这些用粮食小锅酿的酒香味适中,在柳州境内乡村圩场销售。

40年代中末期,柳州的酿酒业曾一度兴盛起来。民国34-37年(1945-1948年),柳州有大小

酿酒业40家,总资本达2092多万元。

   1949年底,民间的小型酿酒业普遍停业。柳州解放后,民间酿酒作坊又恢复酿酒。

   1952年底,市商业局在谷埠街大同巷开办柳州市酿酒厂。同年,中南五省组织酒精质量

评比会,产品获五省酒精评比第二名。1954年,因私营兴业酒精厂欠税无力偿还,其老板以

厂房设备抵税交给政府。同年,市政府决定将市酿酒厂和兴业酒精厂合并,改名为国营柳州

市酒精厂。原兴业酒精厂搬到雅儒路东四巷(今市纺织机械厂址)改称酒精车间,原市酿酒

厂(在谷埠路)改称白酒车间。两厂合并后,生产能力提高,月产量从原来的1500公斤提高

到近5000公斤。1958年,市酒精厂与新筹建的市糖纸厂合并,取名为柳州糖纸厂,厂址在今

北雀路14号市日用化工厂。合并后,原市酒精厂的酒精车间和白酒车间保留,继续生产酒精

和白酒。 合并时职工300多人,除生产酒精和白酒外,新增加了色酒生产。此后,酒类综合

产量提高, 年产量超过1200吨。主要产品有酒精95度、白酒、色酒3个系列产品。白酒有50

度米三花酒、35度米双酒、22度米单酒。1959年10月,糖纸原料严重短缺,糖纸厂被迫下马。

市人委同意酒精厂从糖纸厂分离,取名为柳州市机制酒厂,谷埠车间和雅儒路东四巷车间保

留,继续生产酒类产品。

   1960年12月,从机制酒厂分出市酒厂,划归市商业局管理,而机制酒厂和市商业局原在

今北雀路16号的市饮料厂合并,改称国营柳州市饮料厂,划归市第一轻工业局管理。1963年

初, 市饮料厂把机制酒厂的谷埠路车间、 雅儒路东四巷车间等所有设备全部搬到饮料厂内

(北雀路16号),生产机制酒,还以传统工艺生产米酒。月产饮料和酒类超过1000吨。当年

参加自治区同行业产品质量评比,“柳泉”牌30度白酒质量获第一名,米酒第二名。

   1965年, 自治区投资100万元,在市饮料厂筹建溶剂厂,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管理。一

年后建成溶剂厂的综合车间、发酵室、蒸馏塔、化验室等。曾生产丁醇、乙醇、丙酮等化工

产品。后因原材料缺乏和产品滞销下马。1970年下半年,市饮料厂把溶剂生产设备和设施,

改造为适用酿酒和生产饮料使用,扩大了生产能力。白酒、色酒、饮料年综合产量近1万吨。

   1970-1979年,先后投入1000万元对设备进行改造,扩建厂房和购置新设备。生产用锅

炉, 从10吨扩大到30吨。同时先后购进国内外先进设备10多台(套),改造和建成1万平方

米的生产车间,重新安装设备,调整工艺流程,又增加一大批化验设备和检测仪器及设施,

生产能力扩大,产品质量提高,原有白酒、色酒产量成倍增长,同时生产优质的95度酒精和

食用二氧化碳气体。又开发和生产香槟汽酒,年产量达7040吨。1974年该厂还生产包装糖果

用的糯米纸,形成一条生产线,1985年产量达81222盒。1975年4月,制成一条液体制曲和连

续发酵生产白酒的流水作业生产线;1981年初又自制成功二氧化碳回收系统,使工厂既能连

续生产液态白酒,又能生产95度酒精和食用二氧化碳气体。先后开发低度、中度、高度等各

种质好味纯的白酒、 色酒10多种,年产白酒、色酒、香槟酒等综合产量达1.5万吨以上。其

中香槟气酒和柳泉酒很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柳泉酒被誉为“柳州茅台”。

   1980年初,市饮料厂筹建年产1000吨啤酒车间,先后建成冷库、前发酵立式罐和后发酵

压棉机、 灌装机、压盖机、杀菌机等设备。仅用3个月安装成功,生产“鱼峰”牌啤酒投放

市场。1983年投入505万元,进行第二期改造工程,半年时间完工,啤酒年生产能力达1万吨。

1981年8月10日, 市溶剂厂改名为市饮料厂,1982年增挂市啤酒厂牌子,1988年10月28日改

名市啤酒总厂, 1991年该厂投入304万元搞第三期工程,当年建成投产,啤酒年产量提高到

1.7万吨。1992年投入1303万元完成第四期工程,当年建成并投产,啤酒年产能力达2.4万吨。

又经内部挖潜,使啤酒年产能力超3万吨。1995年,该厂啤酒实际产量30800吨,白酒和色酒

系列产品综合产量1.5万吨以上。 形成了白酒、色酒、啤酒三大系列产品几十个品种,年产

值和销售收入均超1亿元,税利合计超1394万元,进入国家大型二档企业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