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今鱼峰辖区街道工业主要以个体手工业为主,分布于太平路、鱼峰路、窑埠等

街道,主要行业有卷烟、小五金修造、汽车修配、橡胶补胎、车缝、建材等。民国35-38年

(1946-1949年),在鱼峰辖区上较著名的手工业企业和民营企业共有30余家。其中卷烟业及

烟丝业有新华卷烟厂、柳南卷烟厂、天然烟厂、美光烟厂、夏盈昌烟厂、四杰烟厂、友兴烟

厂、新亚洲烟厂和其生烟行;酱料业有西南豆鲜汁厂、泰康酱园和天味酱园;酒业有莫大利、

广丰隆、正泰酒庄;打铁业有黄财利、昌兴、兴业铁工厂;橡胶补胎业有建新、美坚、成新、

信昌补胎厂和上海西南补胎行;机器修理业有长江机器厂、倪泰机器铁厂、中央汽车修理行,

同合、自然修机厂;五金业有四明、华兴、中和、协成、大中、星华五金行。

   解放后,市政府动员工商业主复工复产,组织居民生产自救,以街道为单位组织居民成

立劳动队和生产自救小组及进行简单的手工劳动。1956年合作化运动中,上述生产组织全部

进入各种类型的生产合作组织,为1958年大办街道工业提供了物资、人员、技术条件。

   1959-1961年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期间,街道工业一度受到挫折。

尽管如此,由于街道工业坚持三个服务方向(为工业、为农业、为人民生活),坚持自筹资

金、自找设备、自愿组合、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原则,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城市闲散劳动力

和社会人员劳动就业问题。80年代,辖区部分轻工行业转变为重工业,生产汽车配件、建筑

材料、缝纫机配件等产品,占有一定的销售市场。90年代,鱼峰区政府制定了发展合作企业

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为合作企业发展创造了新的途径。1994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5544万

元。 其中区直属企业9家,职工1109人,完成工业产值6504万元,销售收入6651.9万元,税

金415.9万元, 利润504.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882.89万元,净值1184.5万元。1995年,区

内有金属企业15家,合作企业近100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3.09亿元,销售收入2.60亿元,税

利1213.98万元。 至此,已形成了区属企业、街道办事处下属企业、合作企业为一体的街道

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建材、化工、电视、五金机械、医疗器械和服装等30余种,其中汽车

配件加工产品除满足主机厂配套任务外,还远销辽宁、福建、湖南、贵州、云南、海南、广

东、北京、上海等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