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柳南区地域,历史上作为柳州城的“南大门”及城乡的结合部,邻近县、乡农户的米、

豆、油类等农副产品、土特产和牛等都云集于此交易。柳南区的“谷埠街”更负盛名,从明

末清初已成为柳州的谷米豆油农副产品的交易市场。随着集市贸易的发展,相继产生了私营

谷物加工业及木材加工业,后又相继出现酱料、酿酒、食品加工、陶器、烟丝加工、煮盐、

棉胎加工、铁器加工、石碑打制、牛车制作等个体手工业行业。历史上,辖区内久负盛名的

手工业产品有风炉、陶器、木制家具及棺材等。

   民国初期,个体手工业集中于辖区内的鹅山一带。抗日战争爆发后,沿海城市沦陷,一

批工商企业内迁柳州,先后在今谷埠东一巷、东二巷、西闸巷、维新巷等一带置地办厂。其

中:卷烟及烟丝加工业有罗民生烟厂、安南烟厂、广全烟厂、远东烟厂、天丰烟厂、大陆烟

厂、华孚烟行、美昌烟庄、和合烟庄、林森昌烟行、吴广昌烟行、天昌烟行等;酱料业有太

兴、民生酱园及中国酱料厂;食品加工业有泗兴、天益面房、正荣面粉厂和梁美香饼食行、

安南炼糖厂;肥皂业有天成枧厂;酒业有两广、三友酒庄和吉祥酿酒厂;印刷业有大成美术

印刷厂;铁器业有益泰、顺兴、德昌、华康、悦兴铁工厂;机器制造业有捷和钢铁厂。

   解放之初,柳南辖区街委会组织居民自谋职业,办起手工业互助组、合作社及劳动联队,

组织打铁、熬盐、谷米加工、编织、五金修理等一些服务性、修理性的生产厂组,进行生产

自救。1953年,柳州市正式成立手工业合作社统一领导全市的手工业合作事业。1955年,根

据散布于柳南辖区的171户手工业店铺的情况,分别组成7个行业、6个合作社、4家工厂,从

业人员共1315人。1958年“大跃进”期间,柳南辖区掀起第一次大办街道工业高潮,各公社

根据谁办谁管的原则和“四服务”(为大工厂、为出口、为农业和为人民生活服务)方向,

发动居民自力更生,开办各种类型和不同行业的街道小工厂及一批小集体性质的企业。同时,

按照“一大二公”原则,对原有手工业合作社(组)实行升级、过渡和转厂合并,由小集体

变为大集体,由合作社变为合作工厂。1961年,国家进入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将“大跃进”

期间办起的从集体急于过渡到地方国营的企业,全部退回到集体所有制合作企业,同时将一

些基础较好的街道工厂上调或合并,辖区各街道工厂又统一交所属人民公社管理。

   1965年,中共市委要求大力发展地方“五小”工业,号召市民大办工厂,柳南辖区又掀

起发展街道工业第二次高潮,办起拖拉机配件、五金交电、面条加工、麻袋、耐火材料、绳

缆、白铁、机械修配等一批“五小”企业。

   1975年,经市街道工业局调整,辖区生产条件较好、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上调,余下小厂

由所属人民公社管理。

   1979年9月柳南区政府设立后,对原柳南、柳石、南站3个人民公社的直属厂进行接收,

组成12家区属厂, 余下规模较小由居委会兴办的街道小厂和生产组, 成为柳南区街道工业

(称街道合作企业)。

   至1990年, 柳南区区直工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606.85万元, 税利92.70万元,分别比

1979年增长114.77%和71.51%, 也有一些区属工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严重亏损。1991年

以后,柳南区政府加大了街道合作企业发展力度,并对区属企业进行调整、整顿。1992年,

街道合作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330.61万元, 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2%;上缴税利286.59万

元, 占全区70.55%。1993-1994年,中共柳南区委、区政府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开展

扭亏增盈工作, 扶持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 搞活区属企业,使城区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1994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57亿元,销售收入1.38亿元,税利905.83万元,进入柳州市“亿元

产值城区”行列。1995年,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理顺、搞活区属企业,对特困企业实行租

赁、联营、合股、兼并、转产,优化资产结构,实行外引内联,大力发展街道合作企业,至

年底完成工业总产值2.85亿元(1990年价) ,销售收入2.45亿元,有5家企业工业产值超千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