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加工业生产的金属工艺品,主要是金银首饰及一些少数民族习俗常用的银质佩

戴饰品,还有少量其它金属工艺品。市工艺美术厂是主要的生产厂家。

   抗日战争期间,就有外省疏散到柳的商号、手工业者在柳州开设金店,加工制作金银首

饰。民国35年(1946年),江西、广东人到柳州从事金银首饰物品加工制作,使这一行业十

分繁荣。主要铺号有宝兴金号、永和金号、维记老天宝金号等,分布在河南上路、培新路一

带,其中宝兴金号资本额达5000万元国币。当时,这些金银首饰加工业制作的多是上层人物

显贵富商们定制的金手镯、戒指、项链等奢侈饰品及一些适合少数民族使用的各种银质服装

的镶嵌佩件,如各式手镯、耳坠、一般妇女佩戴的胸花、别针等。当时的加工制作工艺精致,

式样也多,尤以严兆昌师傅的店铺较有名气,该店铺制作的金银首饰如项圈、戒指、手镯等,

工艺精湛、成色好、式样新,连附近县份少数民族群众也特意上门定制。

   解放后,国家规定金银由银行收购,禁止私人买卖,金银市场交易绝迹。1954年,全市

大多数从事金银首饰制作的手工艺人组织起雕刻小组。1956年3月,在手工业合作化过程中,

这个雕刻小组又转为雕刻生产合作社,其中具有金银首饰手工工艺技术的38位师傅组成了一

个证章生产门市部,专门生产各类证章,同时也承接银首饰加工,为少数民族、特别为苗族

妇女加工制作银排扣、银围裙链、银耳坠、法兰吊耳、银扁簪等具有民族风格的装饰品;另

外,也制作一些流行的民间风俗银饰物品,如小孩做满月生日馈赠所用的吉祥银锁、富贵银

锁,小儿帽子上的十八罗汉及长命手、脚环及项圈等。1959年,柳州市手工业各行业社实行

归口安排,撤销了手工业管理机构,雕刻生产合作社由此被拨给城中区管理,后改名为雕刻

五金厂。1961年5月恢复市手工业管理机构后,1962年1月,金银首饰加工业务人员由原雕刻

社划出,另行成立金属工艺社。1965年金属工艺社10多名人员并入市工艺美术厂作为该厂下

属金属工艺生产机构。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这10多名原从事金银首饰加工的

人员转而从事毛泽东像章的制作。此后,金属工艺加工一直都是以证章制作为主。1984年,

经过市工艺美术厂申请,恢复金银首饰的加工生产。最初,只是对外加工制作一些简单的戒

指、 耳环之类的产品。1985年,国家分配给该厂100公斤黄金的指标,才开始较为大量的金

银首饰的加工制作。 当年即有4个花色的首饰投产。由于社会上的金银饰品市场在长期关闭

之后开放,该厂生产的金银首饰很受欢迎,仅在1985年,销售额即达554.71万元。随着国家

开放黄金市场,柳州市场上也于80年代中期形成了一批由个体业户组成的金银首饰加工业,

集中于太平中街一带,属于零星加工状态。1986年,国家分配给市工艺美术厂35公斤黄金,

该厂金银首饰加工制作的人员,将设计投产的品种增加到27个。1987年,国家分配给该厂的

黄金指标只有10公斤,设计投产的金银首饰品种却达到了80多个。其中有各种花色的戒指、

泡泡耳环、天元耳环、吊花耳环、纽花项链和手链、菱形项链和手链,还有镶宝石的高档戒

指、耳环和项链等品种。

   1990年,市工艺美术厂投资58万元,对首饰生产设备进行更新,购置了双联轧片机、双

联轧条机、负压铸造机、镀金机、车花机、首饰吊磨机、抛光机等共26台(套)设备,使金银

首饰的制作工艺发展到采用机械自动铸造的水平,产品的花色增加了车花戒指、车花链、车

花手镯等品种。 1991年,该厂的黄金首饰产品被列入广西二轻少数民族产品目录。1992年5

月,柳州市在深圳召开海外联谊暨经贸洽谈会,该厂与香港荣荣工业集团协商成功,双方共

出资68万美元联办柳州荣美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引进外商先进的倒模机、离心铸造机、车花

机等设备和技术,以扩大产品产量,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1993年6月1日,柳州荣美珠宝

首饰有限公司正式投入生产。当年,完成金银首饰产值1892万元。1995年完成金银首饰3.56

万件,其中,金首饰2.93万件,银首饰6300件,产值达1571万元。1991-1995年生产的黄金

首饰成色, 经国家技术监督局委托国家轻工业部首饰质量检测中心连续4年抽检,均符合国

家《贵金属纯度命名方法》GB11887-89标准的要求。1995年,市屏山工艺厂试产一种铝质工

艺小棺材“九龙官”,外表镀金,当年生产3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