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陶瓷产品在柳州市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产品造型是在普通日用陶器土坯

上进行工艺美术加工,然后烧制而成。该产品由市美术陶瓷厂采用上釉工艺制作,而市屏山

工艺美术厂则采用镀膜工艺制作。

 

   上釉美术工艺陶瓷

   1965年,在市陶器社内成立了美术陶瓷开发小组,采用市南站七区尾的白泥(高岭土)制

作土坯,施以铅丹为主的低温釉,经过数月的研制,在龙窑成功地烧制出彩釉小酸坛、糖缸、

刻花花盆等具有工艺美术风格的陶瓷产品,受到主管局的肯定。就在准备扩大生产的时候,

“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被迫停产。

   1973年2月, 市二轻局拨款10万元,支持工艺美术陶瓷的生产发展。由主管局决定并协

调,将美术陶瓷生产工序全部迁出到距原材料产地不远的鹅山脚下,另建1864平方米生产厂

房和小窑炉。同时,派出工艺美术专业人员和技术工人前往河南省禹县美术陶瓷厂和广东石

湾美术陶瓷厂学习注浆成型和施釉的技术工艺。当年秋季,先后用一种俗称“王八窑”烧制

成功猫壶、小四马等美术陶瓷产品,随即获选送参加当年的广州秋季出口商品交易会,会上

达成了批量出口的合同。柳州由此有了被称为仿“唐三彩”的美术陶瓷产品,并投入了批量

生产。 一家以生产工艺美术陶瓷产品为主的市美术陶瓷厂,于1973年4月从市陶瓷厂分离出

来,单独为厂。

   美术陶瓷产品投产后,就面临生产成本过高的状况,主要是由于生产工艺技术落后。当

时“唐三彩”产品按照国内的传统工艺技术,应实行两次烧成,即将坯品先烧,出窑后再上

釉,又入窑再烧一次,人工、燃料均需要两次投入,增加成本支出。另一方面,传统工艺的

烧成温度在1080℃以内, 产品容易破损,造成损耗增加。该厂技术人员决定对烧成工艺和

泥釉配方进行技术改造。在两年多的反复试验中,生产工艺技术人员和烧成工序人员通力合

作, 反复调试泥釉配方,试验烧成温度。1975年7月,终于成功地将原两次烧成改造为一次

烧成, 烧成温度由原来的1080℃提高到1150℃-1170℃,提高了产品的强度,减少了破

损率。在产品外观上,一次烧成的产品釉色鲜艳,被誉为独具柳州特色的“柳三彩”。这次

对烧成工艺的技术改造, 使生产成本降低了30%左右。1975年的美术陶瓷产量达到167.18万

件, 完成工业产值50.09万元。在这个基础上,该厂又于1977年成功地研制了以豆青、毛釉

为主体的柳花釉和古铜釉,成为独具风格的美术陶瓷新品种。1978-1981年,该厂在提高产

品质量强度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基础上,对一种烧制美术陶瓷的四孔推板窑进行改造。在改革

了匣钵和烧成工艺之后,四孔推板窑成功地烧制出了美术陶瓷产品。在这期间,该厂每年都

有60多个新的造型、新的品种和花色推出,受到国内外商家客户的欢迎。1982年,美术陶瓷

产品行销到全国28个省、市,而销售到国外的产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扩大生产,中国

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将美术陶瓷产品作为援助项目推荐给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82年为市

美术陶瓷厂贷款50万元新建69米隧道窑, 解决配套设施资金问题。1985年7月,联合国开发

计划署派出4人专家组,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人员的陪同下,

到市美术陶瓷厂实地考察。同年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决定无偿援助市美术陶瓷厂27.8万美

元(折合人民币93万元),支持该厂配足设备,启用隧道窑,以扩大生产。这是当时国内陶

瓷业惟一获得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无偿援助的示范项目。市政府也为该项目的设备配套批了部

分资金。1987年6月5日,新建的69米隧道窑正式点火投产使用,至此,市美术陶瓷厂结束了

使用落后窑炉进行生产的历史。当年,该厂即完成工业总产值187万元,产量达到75.84万件。

在广州第20届旅游产品订货会上,该厂的美术陶瓷产品订货量达到110多万元。

   1988年8月, 柳江洪水漫入市美术陶瓷厂生产区,四孔推板窑和投产不久的69米隧道窑

因遇洪水热胀冷缩, 窑身全部损废。该厂除请专业工程公司承建69米隧道窑以外,自行用1

个月时间修复了四孔推板窑、两座48立方米倒焰窑等关键设备。当年12月,市经委和主管局

决定,将成立于1978年的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与市美术陶瓷厂作为厂所结合的改革试点单位进

行合并,于1989年初正式挂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厂所结合后,技术力量增强,科研成果

增多。自1989年起,陆续推出新釉色、新品种。其中有紫砂陶系列产品、刻陶、龙凤棺和仿

古工艺产品。

   陶瓷九龙棺  是根据民间在历史上享有较高声誉的“柳州棺材”式样,按尺寸缩小而开

发研制的新产品。它是以姿态各异的浮雕九龙图案,在棺体上进行装饰,以黑釉和三彩釉点

缀,使整个产品显得古朴典雅,庄重肃穆,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而且陶瓷九龙

棺作为一种新颖的骨灰盒推广使用,不仅可以为国家节约大量木材资源,还可以永不腐朽。

   刻陶产品  刻陶产品于1994年研制成功。它是在陶瓷成品上进行激光雕凿,以点、线、

面和黑、白、灰色构成各种图案。其造型精巧别致,图案色彩古朴典雅,釉面晶莹透亮,集

金、石、绘画之技于一体,形神兼备,立体感强,刻线粗旷流畅。既可以作插花装饰,又可

以陈放欣赏,独具特色。

   仿青铜器陶艺  仿青铜器陶艺曾获轻工业部创作设计奖。该产品根据商朝时期出土的青

铜器品仿制,采用特殊配方工艺制作,使其釉面显现铜绿状的艺术效果。

   三彩马系列  三彩马系列产品具有多种马的造型, 采用三彩釉色进行装饰。 在传统的

“唐三彩”的基础上,加入现代表现特色。曾获国家轻工业部二等奖及获得中国优秀旅游产

品奖。

   炻瓷(紫砂)电火锅  炻瓷(紫砂)电火锅是在广西少数民族日常所用砂锅的造型基础上升

华创造的产品,曾获得北京中国国际博览会银质奖。

   1993年,市美术陶瓷厂生产各种美术陶瓷产品95.95万件,完成工业总产值751.7万元。

1995年,生产量为45万件,工业总产值为719万元。

 

   镀膜美术工艺陶瓷

   这是一种采用不同于传统的上釉技术方法生产的美术工艺陶瓷。它是利用等离子镀膜技

术,给已经制作成型的陶瓷制品镀上一层具有不同颜色、亮度、花纹的外膜,使之具有金属

感。用这种方法制作的陶瓷工艺品自成系列。市屏山工艺厂专业生产这种陶瓷钛金镀膜工艺

品。

   1990年,市屏山工艺厂开始利用自身具有的真空镀膜技术和设备,发挥氮化钛(钛金)镀

层附着力强、耐酸、耐碱、耐盐、耐高温的性能特点,探索应用到陶瓷、塑料等非金属和金

属制品上,生产适应市场的工艺品。该厂购入JZH-900真空镀膜机1台,JT8镀膜机1台。通过

镀膜, 为陶瓷造型镀上一层色彩鲜艳、 色泽亮丽的外膜,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工艺品。到

1995年底,该厂生产出三大种类的陶瓷工艺品:一种是金色、银色、玫瑰色、孔雀蓝、五彩

色的陶瓷钛金镀膜器皿;一种是珍珠色陶瓷工艺器皿;还有一种是造型及色彩均为仿古式的

陶瓷工艺制品。 1995年工业总产值为139万元,销售收入55万元,上缴税金1.56万元,实现

利润1.08万元,生产各类陶瓷镀膜工艺品5.46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