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器家具制作,是柳州手工业当中具有久远历史的传统行业。据史书记载,在明代末期,

柳州民间就已经出现了日用木制品。据《马平县志》记述,其地产黄杨,“郡人取以为梳。”

因柳州盛产林木,木器家具业亦日渐兴盛。宣统元年(1909年),柳州知府杨道霖与商家合

资,成立华兴木植公司,厂址设在马草坪。该公司专门到香港购入锯木机、木材机,开设工

场制作枕木、电线杆等,销往天津、上海等地。民国37年(1948年),柳州城内已有板木行

10户,分布在寿木街、河南路、谷埠街、柳新街等处。另有木器家私业11户,分布在潭中路、

接云路、 河南路、正南路、柳江路等处。业户的资本金由2万元到2000万元(国币)不等。

其中资本金达1000万元的有两广杉木行和友谊行,均位于河南路和长寿路,达2000万元的有

益华木厂,位于谷埠街。有专业生产油漆木箱的“柯茂江”,位于兴仁路141号。

   柳州解放前后,木器家具生产包括有锯木、圆琢、寿枋、家具及日用桶、盆等种类。当

时的业户都是民营手工业者,除了锯木、圆琢、寿枋生产多为设点开店经营外,其余基本是

靠游街串巷,为老百姓打造日用木盆、木桶或修补门窗为生。老百姓统称这些为木匠,以湖

南籍人员居多。50年代中期,木器业增加了生产木制农具、工业木模、板车等产品。

   经过1954年的合作化运动,各木器生产业户组建了14家木器生产合作社、厂。到了1963

年,全市的木器社、厂一并组建为市木器厂。主要的产品有床、桌、椅、凳、柜、箱、盆、

桶及寿枋(棺材)等几大类。直至70年代末,柳州市场的木器家具产品基本上是由市木器厂

生产。80年代初以后,由于私营个体木器家具生产企业的兴起,打破了旧的生产格局,20多

个私营企业在东环路、柳邕路建起多个家具城,向市场推出新式家具。市二轻工业的木器家

具生产逐年萎缩, 1985年只生产3.44万件,亏损34万元,到1990年,亏损共达224.8万元,

市木器厂将厂区开发为贸易市场和房地产。


   棺材

   棺材也叫寿枋,是市木器厂的传统名牌产品。

   中式棺材  相传自北宋年间起,在社会上一些富商大贾中就流传着“死在柳州”的说法。

   “死在柳州”是因为当时柳州盛产大圆木,采用这种圆木制作的棺材形体粗大,而且制

作工艺讲究,质量好,一些人喜欢选用柳州生产的棺材作为自己百年之后的归宿。柳州棺材

选用直径在50公分以上的优质油杉圆木作材料,将圆木从中间锯开成两半,分别作棺材的两

边和上下底盖,由4大块整体组合,用凹凸密封槽镶接。为保持棺材的密封性能,防腐防潮,

棺材内层均用松香浇淋或涂抹油灰,棺材的表面则漆成黑色或朱红色。棺材头特别高大,还

有雕花或刻字。 有的雕“双龙抢珠” ,有的雕“五狮戏球”。刻字则有“福”、“寿”、

“禄”等字样。有的棺材从棺头至棺尾雕有整条龙凤图案。左边雕龙,右边雕凤,龙凤从头

至尾缠绕棺材,十分富丽堂皇。由于柳州棺材木质好,防潮、防腐,很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归

宿心理,因而柳州生产的棺材在国内外较有名气。

   解放前, 柳州的棺材铺有100多家,大多数集中在长寿街(寿枋街)和谷埠街大同巷一

带,成为专门生产经营棺材的场所。柳州棺材沿江而下运到广州出口,销往港澳和国外。当

时,一副上好的棺材,可卖到4000多块银元。

   从1955年起, 棺材行业陆续组织起来,成立了3个棺材生产合作社,即长寿寿枋社、大

同寿枋社、木具社,共有社员72人。1963年6月,上述3个合作社归口并入市木器厂。

   柳州棺材在合作社期间的产量, 据柳州市手工业历年统计资料记载: 1955年1646副,

1957年1280副,1959年711副,1960年3468副,1961年355副,1962年2090副,1963年1454副,

1964年1273副,1965年2274副。

   70年代初,由于实行殡仪改革,推行火葬,骨灰盒取代了棺材。市木器厂停止大批量的

棺材生产, 只陆续生产一些销往县城。80年代初,还生产了100多副棺材销往柳城县。以后

逐年减产,内销停止,只生产销往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棺材,但产量较少。

   西式棺材  由于柳州生产的棺材闻名中外, 不少外商慕名而来。1987年1月,市木器厂

开始研制新产品西式棺材,出口欧美。西式棺材是经自治区经济委员会下达给市木器厂的新

产品开发项目。同年11月,西式棺材通过自治区级技术鉴定。

   西式棺材是欧美流行的丧葬品,与国内传统的棺材在造型结构、技术工艺、选材用料等

方面都不相同。市木器厂克服种种困难,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就试制

出西式棺材的样品。外商看后,称赞柳州棺材果然名不虚传。

   市木器厂生产的西式棺材,外观高雅、华贵,工艺精湛,用料也十分讲究,均选用楠木、

酸枣木、黄皮罩等优质木材,且木纹色泽一致。棺材四周呈曲线型,棺盖呈拱型,分前后两

节,可分别或同时开关。棺材四侧还装有可活动的金属把手,便于抬放。棺材表面涂饰板栗

色,透明清漆,经抛光打蜡后,柔滑光亮,透出清晰、自然、美丽的木纹。棺材内层装饰豪

华,四周用金丝绒、绸缎装饰,配有金丝绒海绵枕头和可升降的金丝绒弹簧垫,如同一张舒

适、 安逸的小床。1987年6月11日,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到市木器厂拍摄生产西式棺材

的纪录片。 同年8月22日,市木器厂生产的首批18副棺材出口加拿大。据统计,1987-1995

年市木器厂累计出口产品达984.81万元。


   木制家具

   木制家具生产,在柳州有很长的历史。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包括家具制造在内的木器

业。民国26年(1937年),柳州有木器业户30家。33年增加到60家。当时,木器业每年可开

工11个月,老板负责提供工人的伙食,每个工人每月可以领到25斤白米(工资)。老板获得

的利润在20%以上。解放前夕,因土匪扰乱,许多业主停业。1951年,政府机关及企业大量

订购办公桌, 推动了木制家具业的发展。 1953年全行业产值为16.3亿元(旧版人民币)。

1954年, 广西省个体手工业调查资料记载,当时柳州的家具行业有76户,从业人员134人。

产品主要有日用桌、凳、盆、板鞋、衣箱、桶、饼模、床等种类,完全是手工操作。1954年

11月, 柳州市木器家具业实行合作化, 私营个体业户组建生产合作社。当年全行业产值为

2.99万元。1956年,木制家具业搞机械化生产,采取先土后洋的办法,购置了2台木工设备,

自己设计制作了几十台铁木结构的木工设备,并派人到上海学习高档家具的设计制作,产品

结构有了大变化,当年即生产各种家具8.5万件。1965年合作社转为木器厂,主要产品有床、

桌、椅、凳、柜、箱、盆、沙发、茶几和寿枋等品种。还筹资购入1000吨热压机等大型木工

设备,自制5种木工设备如打眼机、跑车带锯、滚压刨、双面刨榫机、旋片机共50多台。床、

桌类产品也由原来式样简单的架床、普通两抽桌发展至高低床、软屏床、斗床、灯床,其中

的“葫芦床”在70年代风行一时,还有五抽桌、两抽一门桌、三抽一门桌等各式桌子以及新

颖、美观、适用的四斗柜、两抽一门柜、三开柜、组合柜、床头柜等,产品十分畅销。产品

表面涂饰工艺也不断发展和提高,由原来的普通油漆、生漆发展至清喷漆、聚氨酯漆、聚酯

漆。喷涂技术也由手工涂刷发展至机械喷涂。1970年共生产木制家具5.51万件,完成总产值

134.8万元,其中出口木家具的产值为5.44万元。197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50.8万元,生产

了家具4.6万件,出口家具总值131.11万元。

   1985年,多用柜获全国第五届家具设计比赛优秀奖并评为全国十大佳作之一。同年6月,

卧房板式组合柜获广西轻工业优秀新产品奖。 当年完成生产总值200.3万元,  生产木家具

3.44万件。

   1995年,出口产品达30多种,主要有各种规格的高低床、酒柜、梳妆台、椅、凳、六件

头组合柜、屏风、棺材、工业名板等,由自治区外贸局组织出口,销往港、澳、欧、美。同

年,市木器厂生产家具1.308万件,完成产值410.5万元,该厂设计的出口套装家具获第六届

中国家具展销会优异产品设计三等奖。


   其它木制品

   木制农具  历史上,柳州手工业生产的木制农具有龙骨水车、谷桶、粪桶、秧苗盆等。

解放前,这类农具大多由在城乡间四处揽活的个体木匠受人雇请制作,并未形成一种产业。

解放后,经过互助合作化阶段,个体木匠建立木器生产合作社后,将木制农具作为产品进行

批量生产。 1955年首批生产龙骨水车16部。1957年的产量猛增到170部。1963年有14家木器

生产合作社, 当年生产龙骨水车678部、谷桶91个、粪桶3395个、秧苗盆2242个。1977年生

产粪桶7052个、秧苗盆3600个。20世纪70年代末后,木制农具生产量剧减,市手工业木器行

业转向生产高档家具等产品。

   工业木模型  工业木模型是应一些厂家要求订制生产的,其中以铸造业订制得最多,大

多为铸造机械零部件的翻砂造型使用。该产品要求有较高的木工技术,讲究尺寸精度和表面

光洁度。 1962年,木器业生产木模型159个,到1965年共生产1148个。此后,因该产品订数

不稳定,未再作统计。后停产。

   板车  民间所用的木制板车,在木器业互助合作化后,也作为产品进行批量生产。1955

年生产板车7辆, 1958年增至900辆。当时,板车有铁木轮、胶轮、木轮3种类型。1965年共

生产1269辆。 1966年后主要生产胶轮板车,1973年该产品的产量最高,为222辆。以后年产

量剧减至10多辆,至20世纪70年代末已不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