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州建设的发电厂,有商人合资、地方政府投资、中央与地方政府合资的企业,先后

在斜阳巷、雅儒村临江巷、驾鹤山东麓、雀儿山西麓择址,五次建厂。1994年、1995年,两

台20万千瓦机组先后在位于雀儿山西麓的柳州电厂建成投产。1995年发电116229.7万千瓦时。


   柳州电灯公司

   民国5年(1916年),商人陈敬堂集资5万银元,在斜阳巷北段(今斜阳路)创办柳州电灯公

司, 陈炳任董事长,陈敬堂任经理。安装木炭发电机组1台,功率48千瓦,为单相交流60

赫,电压220、110伏,向城区官府和主要街道、商店供照明用电,开创了柳州公用电业的历

史。

   开办初期, 营业顺利,略有盈余,后又添装柴油发电机组1台,功率40千瓦,相序及电

压与第一台机组相同。民国10年(1921年)因“粤桂战争”,旧桂系军阀垮台,失去支持,

电灯公司因亏损而停业。


                  民国5年(1916年)柳州电灯公司主要设备表

┏━━━━━━┳━━━━━━━━━━━━━━━┳━━━━━━━━━━━━━━━┓

┃            ┃         木炭发电机组         ┃         柴油发电机组         ┃

┃  项    目  ┣━━━━━━┳━━━━━━━━╋━━━━━━┳━━━━━━━━┫

┃            ┃   木炭机   ┃     发电机     ┃   柴油机   ┃     发电机     ┃

┣━━━━━━╋━━━━━━╋━━━━━━━━╋━━━━━━╋━━━━━━━━┫

┃额定功率(KW)┃     69     ┃       48       ┃     61     ┃       40       ┃

┣━━━━━━╋━━━━━━╋━━━━━━━━╋━━━━━━╋━━━━━━━━┫

┃额定电压(V) ┃            ┃    220、110    ┃            ┃    220、110    ┃

┣━━━━━━╋━━━━━━╋━━━━━━━━╋━━━━━━╋━━━━━━━━┫

┃相数        ┃            ┃    单相交流    ┃            ┃    单相交流    ┃

┣━━━━━━╋━━━━━━╋━━━━━━━━╋━━━━━━╋━━━━━━━━┫

┃频率(HZ)    ┃            ┃       60       ┃            ┃       60       ┃

┣━━━━━━╋━━━━━━╋━━━━━━━━╋━━━━━━╋━━━━━━━━┫

┃制造厂      ┃广州均和安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广州协同和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


   柳州电灯局

   民国15年(1926年)夏,由驻柳主持建设的广西省政府建设厅厅长伍廷拨款、派员,用

柳州电灯公司设备恢复供电改称柳州电灯局,伍朝骥任局长。17年农历九月十四日上午柳州

发生火灾,城西南用户电灯及街灯(占全城灾前2700盏的42%)全部被烧毁,电灯局直接经

济损失约1万元东毫。灾后,电灯局交由县府经营,不及一月,因收入不敷支出而歇业。

   民国20年(1931年) ,驻柳第四集团军拨东毫5500元作恢复供电资金,柳州电灯局于2

月试机恢复供电。 6月,修复城西南因火灾焚毁的供电线路,逐步恢复供电营业,杨逢侣任

局长,有职员24人,工人24人,沿用原电灯公司老设备发电,有发电机组两台,容量88千瓦。

当时,常明灯用户有360户,电表用户有54户。23年夏,两机同时损坏,虽向地方借款修复,

但因经济亏损日益严重,营业艰难,柳州电灯局于同年秋停业。后将房产、土地、设备拍卖,

供电线路卖给广西电力厂柳州分厂筹备处。


   广西电力厂柳州分厂

   民国23年(1934年),广西省政府建设厅把梧州电力厂改为广西电力厂,统一管理全省

电厂业务。 并对各地电厂分别进行整顿、接管。8月,广西省政府委派梁鸿飞任广西电力厂

柳州分厂筹备处主任兼工程师,着手新厂筹建工作。厂址择于雅儒村(今雅儒路)临江巷西

来寺西侧。 从梧州拨20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1台(立式三汽缸,德国制造,已用7年),作价

东毫5万元, 新厂及外线设备投资6万元,共计11万元。设备于民国24年(1935年)3月船运

抵柳并安装,5月16日正式供电。5月10日,广西电力厂柳州分厂成立,龙纯如为总厂经理,

梁鸿飞为分厂经理兼工程师,员工27人。同时,铺设从小南路车渡码头到柳江南岸华丰湾江

底过江电缆,采用7根英制16号钢甲电缆1800尺(0.6千米)过江供电,架设河南配电线路。

至12月全城有表灯用户446户;用电19100千瓦小时;包灯用户用电2500千瓦小时;路灯用电

5200千瓦小时。

   民国26年(1937年)底,发电负荷达190千瓦,27年9月,增装木炭、柴油两用发电机组

1台,功率160千瓦(烧木炭时为130千瓦,烧柴油时为160千瓦),于10月发电。

   民国30年(1941年) 底,广西电力厂柳州分厂有发电机组两台,装机容量为360千瓦,

有表灯用户1064户,路灯475盏,用户电动机10台,容量261.39千瓦,员工41人。


   柳州电厂(厂址驾鹤山东麓)

   抗日战争爆发后,敌占区企业及商店纷纷内迁;湘桂、湘黔铁路通车,柳州成为水陆交

通枢纽, 人口及工商业剧增,需电量激增,原有电厂360千瓦机组已供不应求。经济部资源

委员会与广西省政府商定在柳州合资办新厂。 民国30年(1941年)8月双方签订合约,成立

了柳州电厂理事会,资源委员会有关处、广西省政府有关厅的负责人员分别担任理事和监事。

项目原计划投资国币800万元,预算为733万元,后因物价上涨增至1500万元。厂址择于水南

村驾鹤山东麓(今柳州供电局内) 。31年1月16日“资源委员会、广西省政府柳州电厂”成

立,宋廉生任厂长,将老厂资产作价33万元进行处理,接管了老厂的设备及人员,继续供电

营业, 并负责筹建新厂。资源委员会从湖南湘江电厂调拨2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1台至柳州

电厂,11月14日破土动工;33年1月16日设备安装完毕进行调试,3月6日正式供电。

   民国33年(1944年)日军入侵广西,将逼近柳州时,电厂奉令将雅儒村临江巷老厂两台

发电机组及库存重要器材运往贵州独山,新厂2000千瓦机组仍维持发电。11月7日凌晨1时,

紧急停机,抢拆重要机件、仪表,当日员工疏散,厂长等10余人用汽车将20余吨器材迁至重

庆,在九龙坎设立柳州电厂驻重庆留守处。11月10日日军占领柳州城,2000千瓦发电机被日

军用利斧砍断定子两端线圈多处,部分辅助设备也遭破坏,配电屏被毁,电厂已不能发电。

先行运出的两台机组,也因黔桂铁路受阻,运至金城江后无法前进,后遭焚毁。

   日军占领柳州期间, 电厂办公楼等房屋被日军焚毁, 面积达3500平方米。  民国34年

(1945年)6月29日,柳州光复。7月,员工逐渐回厂,开始清理场地,当时并着手检查机件、

备办器材、修理设备。聘请中央电工厂上海分厂工程师及技工,携带高压绝缘材料及试验工

具到厂修理发电机线圈,直流发电机及电动机送重庆修理,配电屏和各种仪表到上海订购。

在2000千瓦机组检修期间,于34年10月向华成电器厂借1台15千瓦发电机配本厂9.2千瓦柴油

机, 在雅儒村老厂安装,临时供河北片户照明用电;12月,资源委员会拨1台34千瓦木炭机

配32千瓦发电机在驾鹤山厂安装,供2000千瓦机组维修及河南片部分用户照明用电。

   民国35年(1946年) ,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拨4台发电机组给广西,广西省政府拨1台

500千瓦快装式汽轮发电机组给柳州电厂。 10月,林培深接任厂长,到南京办理提货、运输

事宜。36年4月1日设备到厂,3日动工兴建,厂房建在原2000千瓦机房北端。机组安装期间,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工程师甘佩士(加拿大人) 到厂指导安装。工程于6月25日竣工,开始

试机,7月1日正式供电。共投资国币3.9亿元,其中机组价2.25亿元,运输、安装费1.65亿

元。10月,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满载负荷运行,最高负荷达612千瓦。10月8日,2000千瓦汽

轮发电机组修复发电,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停机备用,待2000千瓦发生故障或检修时运行。


   柳州电力有限公司

   民国37年(1948年) 8月21日,柳州电厂董事会在南京开会,宣布将柳州电厂改组为柳

州电力有限公司。 公司设于柳州,董事会设于南京。公司资本总额为金圆券100万元,股东

资源委员会出资六成,60万元,代表人孙越崎;股东广西省政府出资四成,40万元,代表人

黄旭初。 董事会由7人组成,其中,资源委员会占4人,广西省政府占3人。公司董事长由陈

中熙担任;经理由林培深担任。

   柳州解放前夕, 柳州电力有限公司拥有汽轮发电机组两台,容量2500千瓦;3千伏供电

线路25千米;配电变压器1585千伏安,用户自备配电变压器230千伏安。有表灯用户1394户,

包灯用户1318户,动力用户52户。用电设备容量2013千瓦(其中工业370千瓦,水厂108千瓦,

铁路运输550千瓦) 。供电范围从城中心至柳州选炼厂、柳州机械厂、柳州飞机场、柳州火

车东站、柳州火车站、铁路大桥河北桥头、柳州火车北站等地段,电厂有职工231人。

   民国37年(1948年)10月,柳州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中熙在南京参加了由资源委员会委

员长孙越崎召开的各主要企业、各部门负责人秘密会议。会议要求看清形势,坚守岗位,保

护财产。 11月,淮海战役打响,陈中熙等6人在资委会副委员长吴兆洪家中,策划、谋求资

委会的出路问题,决计与国民党政府分道扬镳。

   民国38年(1949年)秋,资源委员会驻广州机构通知柳州电力有限公司经理林培深去广

州领取黄金10条(1875克)、银元3000元作公司的“应变费”。回厂后,议定采取三项措施:

囤集煤炭,使发电有燃料;储备食品,以备职工生活之需;组织职工保护工厂设备及职工安

全。 9-10月,厂方以成立消防队为名,组织30名职工成立护厂队,下设三个分队。时电厂

已有警卫队,有步枪14支、机枪1挺;又由会计课长林云通过柳州商会购买冲锋枪5支、手枪

2支、机枪1挺、子弹一批。护厂队成立后,警卫队由护厂队统一指挥,加强武装巡逻。同时,

国民党也加强对电厂的控制,派宪兵一个班驻厂,日夜警戒。11月24日,国民党军队、党政

机关大量撤退; 25日凌晨,驻厂宪兵撤离;2时许,由1名连副和1名排长带队,国民党一个

全副武装的工兵班,携带炸药,声称奉警备司令部之命来炸电厂。林云代表厂方出面与连副

和排长谈判,同时,将两块黄金塞给工兵连副,连副提出警备司令部要听到电厂方向的爆炸

声,不炸无法交差。林云领他们到2000千瓦机房南端出线架外的空地上安放炸药,同时,通

知6时6分停机。爆炸后,2000千瓦机房一些门窗、瓦面被震坏,配电屏被气浪冲击倾斜,仪

表破坏, 但发电机组完好无损。9时许,人民解放军进城,柳州解放。职工立即投入抢修,

26日11时25分,开动500千瓦机组向全市供电;27日16时15分,开动2000千瓦机组,停下500

千瓦机组,恢复正常供电。其间,柳州地下党及其外围组织,也参与了柳州电厂的护厂工作。

12月21日,人民解放军柳州军事管制委员会物资接管部正式接管了柳州电力有限公司。


   柳州市水电厂

   1950年5月1日,柳州市自来水厂和柳州电力有限公司合并,成立柳州市水电厂,由林培

深任厂长。8月16日,市水电厂工厂管理委员会成立,设11名委员,由4名常委主持日常工作,

厂长任主任委员, 行使生产、经营、生活等方面的权力。1951年2月26日,中南军政委员会

派员到厂宣布:从3月1日起,水电厂分开,设柳州市自来水厂和柳州电厂。柳州电厂属中南

军政委员会领导,李辉(女)任厂长。同年10月,柳州电厂又划归广西省人民政府领导。


   柳州电厂(厂址驾鹤山)

   1951年10月,柳州电厂完成了从1948年秋开始的、分批进行的将3千伏配电线路改造为6

千伏配电线路的全部工程,改用6.6千伏电压供电。

   1954年7月1日, 柳州电厂下放柳州市领导;7月19日,李兰亭任厂长。同时,推行“一

长制”,厂长为企业行政全权领导。1956年后,改为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1957年4月19日21时, 2000千瓦发电机遭到雷击,定子线圈绝缘大部分被烧毁,转子线

圈也发现短路故障,决定全部大修。6月1日修复定子,7月14日修复转子,恢复发电。

   1957年冬,广西省政府将残存在桂林的两台1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缺锅炉及附属设备)

拨给柳州、 梧州电厂各1台,旧设备于12月运到柳州,两厂同时抽出技术力量联合在柳州修

配,同时,向上海锅炉厂订购1台(10吨/时)锅炉配套。厂房设在原2000千瓦机房东面,广

西省工业厅派工程师协助电厂设计,土建工程由市建筑公司承建,1958年2月底开工,8月15

日工程全部完工正式发电,总投资人民币43万余元。

   1958年10月,柳州电厂租用列车电业局22列车电站(汽轮发电机组1台,功率2000千瓦)。

10月底抵柳,厂址设在黄村柳州木材厂铁路专用线旁(今广西电力局仓库内),11月初发电,

1961年10月16日列车电站离柳。

   此时,柳州电厂由原来的1台2000千瓦机组发电,发展为4台机组运行,总容量5500千瓦,

全年发电1678.50万千瓦小时,为解放初期1949年的4倍;上缴利润123万元,为1950年的21

倍。


   柳州电厂(厂址雀儿山)

   1958年1月,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等有关部委和广西省计划委员会等有关厅局联合选址

工作组到柳州,确定在柳州的“柳北工业区”建设柳州钢铁厂、柳州热电站、水厂、化工厂、

联合机械厂等10个重点项目。柳州热电站择址于雀儿山西麓,4月8日,柳州热电站筹备处成

立,杨振铎任主任。5月,电站按136兆瓦容量设计,第一期工程为3×12000千瓦。电站工程

设计由武汉电力设计院负责,1958年6月完成初步设计,8月开工,土建工程由建筑工程部第

四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承建。

   1959年1月30日, 柳州热电站与柳州电厂(厂址驾鹤山)合并,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州电厂,5月21日任命杨振铎为厂长。

   1959年3月,主设备基础交由安装单位安装;11月6日,江边泵房及输水明渠建成通水;

11月16日, 新厂至老厂、厂房至江边水泵房两条35千伏输电线路建成;第一台1.2万千瓦机

组安装竣工;11月19日,新厂铁路专用线(由黄村道口至新厂煤棚)竣工;其它土建工程也

相继完工。 11月27日零时,第一台1.2万千瓦机组第一次整套起动,经过多次调试,于12月

20日6时并入电网, 带负荷72小时运行正常,12月31日宣布正式发电。这是柳州的“十大项

目” 之一、也是当时广西最大的发电机组(1.2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由上海汽轮机厂、电

机厂制造)工程胜利完成。

   1960年3月,第2台1.2万千瓦机组土建工程开工,5月开始安装设备,9月工程全部完工,

整机试起动,11月正式投产。1964年8月2日动工安装3号锅炉,1965年8月竣工投产。

   1966年4月,西津至柳州220千伏输电线路(长210公里)建成。当时西津尚无220千伏变

电站,柳州尚无110千伏降压站,于是由西津以110千伏送电到来宾艾村变电站,从艾村变电

站降压以35千伏送电到柳州河西变压站。6月4日,柳州电厂3号主变压器(31500千伏安)安

装完毕, 机组发电结合3号主变压器通过了35千伏输电线路送电至河西变电站,并入广西电

网(原称南柳电网)运行。这标志着柳州电厂单一电源供电历史的结束和多电源供电的开始。

   1969年5月, 第3台1.2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建成运行。至此柳州电厂计划建设3×1.2万

千瓦机组全部建成。 3台凝汽式中温中压汽轮发电机组的发电机、汽轮机、锅炉分别由上海

电机厂、上海汽轮机厂、上海锅炉厂制造。在3台1.2万千瓦机组建设期间,水南路(驾鹤山)

老厂1000千瓦机组因煤耗高, 于1962年1月停止运行,1966年锅炉调给市东风化工厂,汽轮

发电机调给桂平糖厂。 500千瓦机组和2000千瓦机组先后于1964年8月和1969年3月调给凭祥

市。


                    1969年柳州电厂主要设备建设投资表

┏━━━━━━━━━━━┳━━━━━━━━┳━━━━━━━━┳━━━━━━━━┓

┃     机组建设投资     ┃    1号机组     ┃    2号机组     ┃    3号机组     ┃

┣━━━━━━━━━━━╋━━━━━━━━╋━━━━━━━━╋━━━━━━━━┫

┃  总投资(万元)        ┃      1319      ┃      489       ┃      449       ┃

┣━━━━━━━━━━━╋━━━━━━━━╋━━━━━━━━╋━━━━━━━━┫

┃  单位投资(元/千瓦)   ┃      1099      ┃      407       ┃      374       ┃

┣━━━━━━━━━━━╋━━━━━━━━╋━━━━━━━━╋━━━━━━━━┫

┃  决算总造价(万元)    ┃      1271      ┃      488       ┃      449       ┃

┣━━━━━━━━━━━╋━━━━━━━━╋━━━━━━━━╋━━━━━━━━┫

┃  单位造价(元/瓦)     ┃      1059      ┃      407       ┃      374       ┃

┗━━━━━━━━━━━┻━━━━━━━━┻━━━━━━━━┻━━━━━━━━┛


   1969年底,柳州电厂有1.2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3台,装机容量3.6万千瓦。

   1987年9月27日, 自治区人民政府与水利电力部向国家计划委员会上报《关于扩建柳州

火电厂项目建议书的报告》,建议柳州电厂扩建规模为2×20万千瓦燃煤机组。1991年8月,

国家计委报国务院批准柳州电厂扩建工程任务书,在柳州电厂建两台20万千瓦国产燃煤机组,

由自治区和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合资建设,投资比例为8∶2。工程由中南电力设计院设计,总

投资为76978万元(工程修编概算总投资为121575万元)。

   1991年11月,柳州电厂扩建工程确定由自治区电力开发公司承包,代行建设单位职能。

同时确定由广西火电建筑公司承担主厂房等土建工程施工,广西火电安装公司承担机电设备

安装, 广西水电工程局火电处承担供水系统循环水和2号江边泵房建筑及设备安装,柳州铁

路局建设公司承担铁路工业编组站工程施工。

   1992年1月,广西火电建筑公司进场开展“三通一平”(通水、电、路,平整场地) 。12

月15日, 工程正式动工。到1994年10月,烟囱、灰场、2号江边水泵房及循环水排水明渠、

输煤系统、 铁路工业编组站先后建成。11月,1号发电机组安装完毕,18日试启动,12月25

日正式投产。 1995年10月,2号机组安装竣工,26日试启动,11月13日正式投入运行,总投

资为12.55亿元。 两台超高压中间再热式火电机组的锅炉由武汉锅炉厂制造,汽轮发电机由

北京重型电机厂制造,主变压器由沈阳变压器厂制造。


                       1995年柳州电厂主要设备建设投资表

┏━━━━━━━━━━━━┳━━━━━━━━━━━━┳━━━━━━━━━━━━┓

┃      机组建设投资      ┃        1号机组         ┃        2号机组         ┃

┣━━━━━━━━━━━━╋━━━━━━━━━━━━╋━━━━━━━━━━━━┫

┃   总投资(万元)         ┃        77068.66        ┃        35289.13        ┃

┣━━━━━━━━━━━━╋━━━━━━━━━━━━╋━━━━━━━━━━━━┫

┃   单位投资(元/千瓦)    ┃          3853          ┃          1764          ┃

┗━━━━━━━━━━━━┻━━━━━━━━━━━━┻━━━━━━━━━━━━┛


   柳州电厂3台1.2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因设备老化、能耗高、可靠性差,于1995年3月1

日起停止运行。1995年柳州电厂有发电机组两台,装机容量40万千瓦。


   设备运行与维修

   1950年后,柳州电厂为了保证安全发供电,逐步建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设备运行、

检修规程制度,实行年度大修、季度小修和维修人员责任制。在严格运行、管理的同时,采

取省煤、节电措施,努力实现安全、经济发供电。

   设备运行  民国5年(1916年)5月,柳州电灯公司开始供电,夜间供应照明用电5小时。

   民国27年(1938年) 冬,开始有动力用户,每日供电12小时。36年10月,开始实行3班

运行,24小时供电。1949年12月26日起因缺乏燃料,改为每日供电9小时。1950年4月28日恢

复24小时供电。

   电厂的设备运行,1949年前,除制订各课(股)和领班的职责范围外,没有运行规程制

度,运行人员按照设备的额定参数掌握运行和操作,生产事故时有发生。

   1953-1954年,电厂逐步编制了发电运行规程、安全作业规程、运行人员交接班制度、

巡回检查制度和操作票、工作票制度等。运行人员在运行中按照规程认真监视设备运行变化,

及时调整,定时记录;操作时,严格遵守操作票制度,保持设备正常运行。生产组织先后设

立分场或车间。一般设锅炉、汽机、电气3个分场(分别包括运行和检修人员) ,由分场安排

运行班,交运行值长组织生产运行,值长隶属生产技术科或分管生产的副厂长管理。设备维

修由各分场检修人员负责;车间一般设运行、检修2个,负责安排汽机、电气、锅炉运行班,

运行人员和值长属运行车间领导,组织生产运行,检修人员属检修车间领导,负责设备维护

检修。

   1958年, 柳州电厂从1台机组运行发展到多台机组运行,成立了调度组,发供电的运行

方式、负荷曲线由调度组制订。值长执行调度组的命令,开机、停机、负荷调整均按调度组

命令执行。

   1960年,老厂、新厂、22列车电站联网运行,调度组在厂部领导下负责柳州电网的运行

调度。调度员对网属各电厂下达负荷曲线发布操作命令,指挥处理事故,各厂值长按照调度

组命令指挥班长执行。

   1966年6月, 柳州电厂并入广西电网,生产运行由电网中心调度所(简称中调)指挥。

中调直接指挥柳州电厂的值长或电气班长进行各项操作。 柳州电厂的发电机、 主变压器及

220千伏、110千伏开关和线路等设施由中调管理、调度,机组开停、开关断、合,设备检修

及试验、继电保护的整定、自动装置的变动均由中调根据系统情况统筹安排。

   柳州电厂的发电煤耗率1959年底1.2万千瓦机组发电后, 因锅炉设计和制造的缺陷,煤

燃烧不充分,出力不够,煤耗高。1961年,煤耗率1533克/千瓦小时,厂用电率14%。从1963

年开始,柳州电厂先后改造3台65吨锅炉及风机等设备,将消耗指标分解下达运行班(组),

开展省煤节电竞赛,1970年,煤耗率降至527克/千瓦小时,厂用电率13.74%。因设备老化和

燃煤质量下降,80年代后,煤耗率、厂用电率逐年上升。1994年、1995年建成两台高效率、

低消耗的大机组取代原来低效率、 高消耗的小机组。1995年,煤耗率降至371克/千瓦时,

厂用电率降至8.9%。

   设备维修  1949年前,电厂没有检修制度,设施出了故障才修理。从1950年起,电厂实

行1年1次大修、 3次小修的检修制度。设备小修在季度初进行,小修计划在上季度末的前15

天上报主管局,其内容为:处理设备缺陷,重点检查易损坏的部件。年度设备大修计划于上

年第3季度与生产计划同时编制, 上报主管局,内容包括:项目、时间、费用。一般项目有

设备的全面检查、清扫、修理、更换和试验等等。特殊项目是较大的设备更新改造和重大试

验等。 1966年以前,每年大检修时间安排在4月,并入广西电网后安排在丰水季节(约4-9

月)进行。

   1953年开始,实行三级验收制度:检修项目负责人验收,生产组长(车间级)验收,厂

级验收组验收。1980年后,改为单项验收;分段验收;整体验收。经三级验收后,由分管生

产的副厂长或总工程师决定局部试验起动和整体运行(包括各项冷态和热态起动及带负荷试

验)。如无异常,即交付电网调度管理。

   检修工期, 2000千瓦机组常规大修7天,小修3天;1.2万千瓦机组常规大修,锅炉为25

天, 汽轮发电机为18天,小修为8天。如有特殊项目,报主管局批准适当增加工期。经过大

修,消除设备隐患,恢复机组出力,为安全发供电提供保证。

   日常设备维修,维修专职人定期对发电设备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运行人

员在班上发现设备有问题,自行处理,如解决不了,由维修人员处理。


   设备改造

   发电机改造  民国33年(1944年)建的2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电压采用旋转手轮式磁场变阻

器调节, 电压不稳定,工人劳动强度大。1952年,工人叶文眏制成1台发电机自动电压调整

器,安装使用后,发电机电压能自动调节,电压稳定,提高电能质量。

   1957年4月19日, 2000千瓦汽轮发电机被雷击坏。靠汽轮机端的发电机定子线圈第九槽

内矽钢片被烧成缺口多处,槽内导线烧断3根、烧伤9根,第十槽槽口处导线烧伤;此外,共

有19槽主绝缘被烧坏。技术人员对定子线圈绝缘进行改造,用绝缘材料重新制作线圈。在检

修定子线圈期间,对转子线圈匝间绝缘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发现有短路故障,采用新的绝缘

材料重制转子线圈。

   1958年2月起,柳州电厂将1台民国3年(1914年)产的1000千瓦汽轮发电机进行改造修复,

重新制作了发电机线圈,改了周波、电压等,8月15日竣工发电。

   1959年12月投产的1.2万千瓦发电机, 定子线圈温度高,最大电流1140安,达不到铭牌

出力(1380安)。1978年大修时全部更换定子线圈,新线圈绝缘采用新的环氧树脂粉云母绝

缘,所有绝缘隔板及槽楔采用环氧树脂玻璃层压板,改造后,彻底解决了发电机温度高的问

题,提高了绝缘水平,可调出力达1500安,由三类设备升为一类设备。

   1960年11月投产的1.2万千瓦发电机在1970年作提高出力运行试验时, 定子电流超过额

定电流运行, 发电机线圈焊接处断裂及线槽、线圈烧伤,威胁安全运行。1980年8月,柳州

电厂开始对该发电机进行改造,全部更换发电机定子线圈,加长线棒,采用环氧树脂玻璃层

压板作为绝缘材料,9月25日完工,消除了发电机绝缘老化出力不足的缺陷。

   锅炉改造  3台1.2万千瓦机炉投产初期, 由于3台锅炉是按燃用淮南大通优质煤设计的

链条炉,燃煤发热量为20.90兆焦/千克,而柳州电厂主要燃用广西合山煤,发热量只有15.9

-16.75兆焦/千克。效率低,出力只达40%-50%。燃烧困难,事故多。1961年,2号炉因燃

烧不好, 发生垮汽压事故66次。1963年10月开始对2号炉进行改造,按广西合山煤设计将链

条炉改为煤粉炉,于同年11月竣工发电,改造后的煤粉炉适合燃烧合山低质煤,投入运行后

达到了铭牌出力,平均效率在88%-89%,最高可达90%,运行稳定。

   1964年8月开始安装3号炉,在基建的同时进行锅炉改造改为煤粉炉。1965年8月竣工投产。

1968年9月开始又对1号炉进行改造,1969年竣工。既达到铭牌出力,又降低了煤耗。

   1967年、1968年,柳州电厂还先后将1、2号炉的送风机和引风机进行改造为高效风机,

效率提高,分别省电10%-13%。

   江边泵房改造  1959年建成的江边泵房,原设计安装8台OП3-110-50型立式水泵,除供

电厂用水外,还供柳州钢铁厂、柳州化肥厂生产用水及柳北水厂水源。当时因无此型号设备,

便改装3台32Sh-19型卧式水泵,1、3号水泵流量为1.5立方米/秒;2号水泵流量1.53立方米

/秒;1974年加装1台沅江36-23型立式水泵流量为2.2立方米/秒,总流量为6.73立方米/秒。

随着柳钢、 柳化、 柳北水厂逐步扩建,用水量逐年增加,原有水泵不能满足供水需求。从

1983年9月17日开始,对江边泵房进行扩建改造,拆除3台卧式水泵,安装5台沅江36-23型立

式水泵,同时完成相关的开关、主变压器及双回路35千伏线路、10千伏线路。1986年扩建工

程全部完成。改造后的水泵房形成13.95立方米/秒的供水能力,给生产、生活提供可靠的水

源。

   主厂房改造  原3×1.2万千瓦主厂房建设采用半露天布置, 厂房结构由各个独立的建

筑单元组成,汽轮发电机、送风、引风及电动机各用一小罩遮盖。雨水灌入煤仓后,使燃煤

过湿,难以燃烧,造成停炉停机。煤灰、水、汽侵入各单元之间空隙及敞开部分,削弱了电

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加速设备的腐蚀磨损。1962年起,将锅炉顶部改用钢筋混凝土屋面,轻

型混凝土封墙,锅炉用水除氧器、煤仓、3号皮带加建顶棚封闭,动工建设汽机房封闭工程,

1968年12月建成长49米、宽20.3米、高20.5米的全封闭式汽机房,解决了雨天淋湿煤及风

霜雨露侵入机房的问题。


   环境保护

   1958年,柳州电厂建设1.2万千瓦的机组,污染治理同时进行。

   1992年, 柳州电厂建设2×20万千瓦机组,环境保护设施基本上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施工、投入使用。工程总投资12.55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02亿元,占8.2%。环境保护工

作由总工程师负责,安全环保科负责实施并归口管理,设环保专职工程师1名、监测人员2名。

投资52万元建设环境监测站,配有烟尘测试仪、粉尘采样器、声级计、721型和751型分光度

计、分析天秤及原子吸收分光度计等监测分析仪器。制定了监测职责条例。由监测站对灰渣、

废水、烟尘及噪音进行监测。环保设施和设备仪器都建立了档案、台账、规章、规程。使环

境保护设备运行率达96%以上。

   灰渣治理  1960年,第1台1.2万千瓦机组投产初期,每天燃煤200多吨,灰渣约占50%,

灰渣从炉膛直接放红灰下斗车,用人工推到厂区外的凹地堆放。整个出灰过程,水、汽、烟、

尘弥漫,劳动强度大,每班人员40-50名,经常发生烫伤事故,死亡事故也曾发生。1960年,

安装马丁出灰机和出灰皮带,消除红灰,降低烟尘,减少了事故,每班人员减至12人。1964

年改造2号炉, 建设灰浆泵房和灰场,改干式出灰为水力除灰。从灰浆泵房至厂房北面黑石

塘灰场铺设两条平行的铸铁管, 直径273毫米、长1700米。锅炉排出的灰渣,用高压水泵冲

下灰沟,送至灰浆泵房破碎后,通过两条铸铁管排至灰场。除灰工艺流程改造后,减小了环

境污染和劳动强度, 每班人员由12人减为4人。1992年,柳州电厂建设20万千瓦机组,在厂

房北面的黄土建新灰场,从炉膛排出的灰渣,用高压水泵经冲灰沟送至灰浆泵房破碎后,通

过两条长5800米、直径273毫米的铸铁管排至灰场。

   废水治理  火电厂生产用水主要是锅炉用水、凝结器冷却水和排渣用水。3×1.2万千瓦

机组年生产用水3200多万吨,凝结器冷却后的废水,从回水明渠通过输水明渠底的暗渠,排

至输水明渠北面土渠,流入柳州钢铁厂取水渠。水排渣至灰场后,灰渣沉淀,灰、水分离,

废水经两个溢水口溢出流入双冲沟排入柳江。年排水量140万吨。2×20万千瓦机组,年生产

用水1.29亿吨,排渣水至灰场沉淀分离后的余水,用回水泵打回冲洗水池供排渣用,循环利

用率达80%。凝结器冷却废水,经双孔钢筋砼暗渠和明渠,从厂房西面排至云头水电站发电

后流进天然沟进入柳江。排放量为8-10立方米/秒。排放水温度比柳江河水高10℃,冬季和

夏季排放量分别占柳江流量的3.83%和0.67%,符合污染水综合排放标准。

   烟尘治理  1959年,柳州电厂第1台1.2万千瓦机组的锅炉投产时,采用百叶窗旋式除尘

器, 除尘效率为60%。 2、3号炉投产时采用木板内衬水膜式除尘器,除尘效率为70%-80%

(环保要求为95%以上) , 1969年,将1号炉除尘器改为水膜式除尘器,效率达70%-80%。

1978-1979年,3号炉和2号炉分别加装文丘里除尘器,采用两组圆形立式装置,每组文丘里

管后设两个直径1700/1400毫米倒锥形滴筒, 除尘效率达95.2%-99%,余下粉尘和烟气从

60米高的烟囱向外排放,烟尘排放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标准。1992年,建设2×20万千瓦机组,

新建烟囱高210米,出口内径6米,两台锅炉采用电子除尘器,效率为99.1%,除尘器除下的

粉尘送至灰浆泵房与渣一道排至黄土灰场,仅余不到1%的粉尘和烟气从烟囱向外排放。输煤

系统中有粉尘的作业点都安装了除尘器,共22台。一些部位加装喷淋装置,除尘效率达90.6

%。

   噪音治理  电厂高转速的大型设备多, 震动、声响大,噪音源也相应较多。1.2万千瓦

机组1号炉送风机运行初期出口管震动比较严重, 后来将预热器管加宽,减少了风阻,解决

严重震动的问题,减小了噪音。1983-1985年,陆续在汽轮机运行层、凝结器层、冲灰间等

建值班隔音室,内装空调设备,噪音降低到68.2分贝。减少了高温和噪音对运行人员身体的

影响。 2×20万千瓦机组设中央集中控制室,值班人员在控制室内值班,大大减少噪音的影

响。

   厂区环境绿化  在建设2×20万千瓦机组及治理污染的同时, 柳州电厂把工厂环境建设

列入建设项目, 制订厂区、生活区绿化美化计划。从1994年开始,先后共投资250万元直接

用于环境绿化美化, 另投资250万元用于改造从厂门口至北雀路口的前锋路东段。配备绿化

工人20多名按照规划在厂区主次干道两侧及车间空地种植花草树木。绿化覆盖率达61.6%。


   安全生产管理

   建立规程制度和设备管理维修制度  解放前,柳州电厂生产运行,没有安全生产管理和

运行、检修规程,事故频繁发生。解放后,执行“安全第一”的方针,1953年,推广兄弟单

位的经验,制订了《柳州电厂科学运行法》。1954年、1956年,燃料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先

后颁布《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暂行法规》、《电业检修规程》,柳州电厂先后编制了运行规程、

检修规程、操作票和工作票制度、安全作业规程等规程制度。1959年、1994年,3×1.2万千

瓦机组和2×20万千瓦机组先后投产, 均按照新的设备编制了新的运行、检修规程和安全作

业规程,使新机组顺利投入运行,保证了生产运行和维修的有序进行,事故大大减少。

   在建立规程制度的同时,划清分厂、分场(车间)、班(组)的设备管理范围,建立维修人

员分工负责设备维修制度。厂、分场(车间)建立设备台账,班(组)建立设备卡片,记录设备

运行、检修情况和设备缺陷。维修人员按照设备技术规范维修设备,保持设备正常良好。

   建立监督专责制和安全监督网  1953年,建立绝缘、金属、化学、仪表监督专责人制度。

定期对电气设备线圈层间绝缘、绝缘工具、绝缘油进行耐压试验和预防性试验;定期对防雷

设施进行放电试验,达不到规定要求和没有经过试验的设备,不得投入运行和使用;定期对

锅炉及压力容器等设备的金属管材、板材进行测量和压力试验,检查磨损、腐蚀情况,防止

爆破和渗漏;对锅炉水进行过滤、软化、除氧、排污等处理,防止腐蚀设备、产生结垢;进

行燃煤水份、灰份、挥发份、含硫、发热量分析,提供燃烧操作参考依据;进行透平油、变

压器油、开关油和润滑油的粘度、酸值、乳化和燃点鉴定,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及时处理,使

其充分发挥冷却、润滑、绝缘、消弧等作用;定期对仪表进行测试和校验,保证仪表灵敏度

和准确性。同时,建立安全监督网。厂级由分管生产的副厂长或总工程师负责,分场(车间)

由主任负责,生产班(组)由班(组)长负责,并推选一名重视安全生产、贯彻规程制度比较

好的工人兼任安全员,监督班(组)内贯彻规程制度的执行。分场(车间)每月召开班(组)安全

员会议,厂级一般一个季度召开一次安全员会议,分析安全生产情况,研究制订解决措施。

   实施技术组织措施计划  1954年开始,开展安全大检查,一般一个季度一次,围绕防误

操作、防设备损坏、防人身事故、防雷、防雨、防火、防鼠害进行,查安全思想,查规程制

度贯彻情况,查设备缺陷,通过检查不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找出生产中的不安全问题,按

轻重缓急制订措施,编制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电厂每年年度计划于上年底下达分场(车间),

分场(车间)、班(组)将本部门的措施项目列入月作业计划中实施。

   “文化大革命”中,安全生产一度受到影响。1973年,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加强安全生

产的通知》,柳州电厂对生产进行初步整顿,加强安全生产领导。1978年后,对企业进行全

面整顿,重新恢复和修订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的规章制度。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规

章制度的修订和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走上了正轨。

   安全生产纪录  解放后,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企业生产走上稳步发展的道路,安全水

平逐年提高, 基本保证安全供电。1951-1958年,柳州电厂创100天以上全厂无事故安全运

行纪录4次。1979-1995年,创100天以上全厂无事故安全运行纪录15次。其中从1984年11月

27日至1986年7月6日, 创587天无事故安全运行纪录; 1990年6月5日至1993年1月27日,创

968天无事故安全运行纪录,成为电厂安全运行史上的最长纪录。

   重大事故  解放后,柳州电厂曾发生过3次重大事故。

   2000千瓦发电机遭雷击事故。1957年4月19日21时零6分,运行中的2000千瓦汽轮发电机

遭雷击,靠汽机端的发电机线圈端部绝缘起火燃烧约20分钟,致使定子铁芯矽钢片烧成缺口

多处。事故发生后,电厂立即组织抢修,在检修定子期间,通过试验发现转子有匝间短路故

障存在, 即对转子进行全部大修。定子于6月1日修复,转子于7月14日修复。从4月20日至7

月14日, 2000千瓦机损坏,只开500千瓦机供电,少发电约10万多千瓦时,全市12家主要工

厂因缺电停工。

   带负荷拉6千伏刀闸引起全市停电事故。 1964年8月10日8时48分,电气试验工在厂用电

工作时,发现厂用6千伏进线联络屏之联络开关红相C.T(电流互感器)冒火花,当即告知厂

用电值班工。 经检查证实,值班工即电话报告班长,班长将厂用电6千伏母线分段运行(原

Ⅰ、Ⅱ段母线经联络屏联结运行),故障点仍存在,随即带负荷拉开联络屏Ⅱ段母线进线刀

闸。 瞬时,弧光满室,刀闸支柱瓷瓶爆炸,运行中的12000千瓦发电机发出巨大的冲击声,

第四轴承向外喷油,轴瓦乌金略有移动。厂用电中断,发电机载5000千瓦负荷瞬间甩完,紧

急停机停炉。当时联网发电的河南分厂2000千瓦机组过负荷,方向过流保护设备动作,断开

对外供电线路开关,全市停电10多分钟,开出其它机组供电。当时柳州10万群众正在人民广

场举行援越抗美大会,因停电会议中断。

   明渠塌方事故。1981年12月17日21时40分,输水明渠单孔涵洞南侧渠堤塌方,堤面缺口

约10米宽(原为填方段)明渠水大量流失,水位迅速下降。当时柳州电厂三机三炉运行,22

时8分、23时20分,分别停下两机两炉。柳州钢铁厂、柳州化肥厂维持最低生产用水。18日,

柳州航道工程工区支援围堰,电厂、钢铁厂、化肥厂组织力量装运泥土,围堰将合龙时需要

降低水位,于18日20时25分又停下一机一炉,24时围堰基本完成,堵住了塌方口的水量流失,

开一机一炉运行。同时,继续加固围堰,21日12时20分,输水明渠恢复正常供水。因事故造

成少发电187750千瓦时, 塌方修复工程(钢筋混凝土修筑)于1982年1月21日竣工,工程费

用为11.3万多元。